老屋改建
設計風格 | 北歐風 |
---|---|
房屋格局 | 居住空間-單層(中古屋) |
空間坪數 | 28坪 |
屋齡 | 27年 |
空間格局 | 3房2廳2衛 |
主要建材 | 進口磁磚/超耐磨木地板/木作貼皮/系統板材/鐵件/木百葉/乳膠漆 |
本案為五口之家進行的老屋改造,
設計從「日常感受」出發,梳理家庭成員的使用節奏,
並以豐收稻穗為靈感,
表達出一種穩定、溫暖而富含象徵性的日常風景。
格局重新配置是本案的核心之一。
透過調整走廊比例與房間大小,
我們在保留三個獨立臥室的同時,
為廚房與餐廳爭取出舒適餘裕的活動空間。
設計過程中,特別強化了多功能收納與動線銜接:
客廳書桌區、壁爐牆與儲藏間的整合、
以及玄關的轉折設計,皆巧妙融合了機能與美感。
進門處,巧妙透過動線轉折,
將原先「開門見窗」調整為一段轉場過程。
利用牆面配置,形塑儲藏室空間,
同時導引至主空間。這道牆不只是隔間,
更整合了壁爐、電視牆、高階音響與線路配置,
既解決機能需求,也成為空間中的溫暖視覺核心。
餐廚空間因應原有管道間的位置,
改以雙一字型廚具搭配轉角分區,
清楚界定爐具、水槽、電器櫃等操作路線。
餐桌位置貼近餐輔櫃,動線順暢流動,
讓料理、備餐、用餐之間自然銜接。
在材質與色彩選用上,
空間大量運用淡雅木質與米灰調性,
搭配接近稻穗色系的系統板材與石材,
讓光線漫射之間呈現出收穫季節般的溫潤氛圍。
此一「入廚如步入豐收田野」的意象,
呼應屋主對家中廚房的情感投射。
公共空間的靈魂,
是沙發背後的開放式書桌與弧形矮牆設計。
此處兼顧大人工作、小孩活動與家人互動,
實現視線不隔斷、情感不疏離的共享生活。
天花板上的圓弧燈帶與弧牆設計互為呼應,
拉長視覺比例,也讓整體空間多了一份柔和與詩意。
客廳、餐廳與書桌之間的連續性,
正是「禾光」這個名字的精神延伸。
象徵家庭在日常中緩緩收穫,
無論是生活秩序、陪伴關係,
或是一餐一飯的溫度,都被妥善收藏在空間之中。